赵晶工作博客

天津市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迈出新步伐

张超  天津教育报  今天


“在南开大学,通过参观体验、探访研学,了解周恩来总理的事迹,感受他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作出的重要贡献,我真切感受到爱国不仅是书本上的文字,它真正成为了我情感的归属和肩上的责任。”海河中学学生孙培尧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不断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工作中,我市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构建“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一体化育人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坚持协同联动,


推进课程建设一体化


//


“你觉得秦始皇是暴君,还是明君?”教室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组成两个方阵,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


这是和平区岳阳道小学与天津外国语大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观摩活动的现场,岳阳道小学教师杜媛正给学生上道德与法治课《秦的统一》。


在外国语大学思政课教师的指导下,杜媛让这节上了多次的课有了新意。“一堂课不是老师问这样做对不对、好不好,学生跟着附和,而是要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讲真话,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辨识道德观点,独立进行道德判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价值认同,也就是引导学生经历‘循情——据理——行动’的过程。”杜媛深有感触地说。










为了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我市建立跨学段协同机制,每所学校至少与一所跨学段学校签约共建,联合开展课程开发、集体备课、教学研究等,共同践行“八个相统一”的教学要求。


“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做到内容上固本守正、方法上张弛有度、选材上贴合实际、形式上因生制宜。”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于凯认为,中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思政课要注重故事化、情景化,增强感染力;大学思政课要注重理论化、系统化,彰显思想性。这就要求不同学段的思政课教师协同作战,完成好教学接力。


目标一体,统一规范教材管理。我市成立天津市教材委员会,确保各类学校思政必修课严格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各学校开设的思政选修课教材统一由市教材委员会审定使用。积极编写教辅用书,分课程编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教学指导方案》。


研究一体,联合推进教改创新。我市成立7个市级思政课协同创新中心,设立一体化建设专项教改课题,鼓励思政课教师跨学段、跨学科开展教改研究。分学段举办教学技能大赛,每类第一名授予“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激发教师参与教学主动性。启动建设全市“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平台”,在线备课可覆盖全市近2万名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


课程一体,深化“课程思政”改革。我市成立了天津市学校思政课建设委员会,统筹全市人力、财力、物力,支持思政课建设。成立学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分学段设置分委会,指导全市学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将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纳入教师基本工作量,积极构建思政必修课为核心,思政选修课、综合素养课、各门专业课和校本课“一核三环”的“课程思政”育人机制。


按照每年1.5亿元设立思政课建设专项经费,为各级各类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坚实保障。投入2000万元支持建设了10门“一校一品”思政选修品牌课、100门“课程思政”精品课程和100门中小学“学科德育”特色课,形成了覆盖大中小学的全课程支持体系。


//

坚持统筹融合,


推进队伍建设一体化


//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我市坚持统筹融合,推进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一体化,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着力建设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市教委依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骨干教师培训,组织思政课教师到江西省井冈山、陕西省延安、上海市浦东新区等地学访研修。


“培训班不仅有理论学习、专家讲座,还有体验课程、实地考察。”天津市咸水沽一中教师刘春艳说,“培训让我认识到,大中小思政课建设一定要打通堵点、防止脱节,每个学段都要符合该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厚植于学生脑海与内心。”


为提升思政课教师素质和水平,我市配齐建强师资队伍,全市高校增加1300个专编,为招聘思政课教师提供充足编制。开展全员培训,按照“六要”标准,构建市、区、校三级思政课教师培训体系,要求思政课教师每人每年参加不低3天的脱产培训,实现全员覆盖。建立思政课教师任职资格制度,每年举办思政课教师岗前培训,未取得结业证的不得从事思政课教学。


举办高端研学,组建思政课教师境外考察团,今年安排2个团组赴埃及考察学习,拓宽国际视野。实施思政课教师基层挂职计划,思政课教师职称晋升须有不低于3个月的乡镇社区等事业单位挂职经历,推动思政课教师深入基层“接地气”。


为确保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效果,我市围绕构建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思政课教学体系,设立一批区校思政课协同中心,组建跨学段教研团队,定期开展联合集体备课。建设覆盖大中小学的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和教学资源库,将集体备课成果迅速推广全市。定期组织思政课教师跨学段互听互看,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


为发挥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市统筹职称评审,单设各学段思政课教师职称类别,其高级职称岗位比例要高于其他系列岗位比例10%以上。


明确思政课教研成果在职称聘任时高于学术成果,将重要中央媒体、天津党报党刊上的思政文章按照核心期刊对待,引导思政课教师把精力放到教学研究和理论宣传上。


//

坚持同频共振,


推进课内课外一体化


//


海河中学学生参加天津大学“海棠节”,在天大药学院开展“承续历史渊源 为国共育英才”主题实践活动;参观南开大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到南大历史学院学访交流;登上“育鹏轮”,参加大连海事大学体验活动;天大校史馆和海河中学教育博物馆还互为对方师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海河中学党委书记王秀文说,我们构建中学思政课“普高同心五融”改革创新体系,坚持同频共振,实现学校资源的融通,让学生直观感受国家发展成就,强化了学生将个人发展融入中国梦的思想自觉。


目前,海河中学已与6所大学签约,同时开展“院士校友进校园”活动,为筑牢学生理想信念准备了高水平的思政教育资源。


//

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


让思政课“动起来”


//


我市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结合起来,实施高校思政实践学分和中小学实践课堂制度,实现了社会实践的课内外一体化。


试点建设5门“新时代”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课,挂牌实践教学基地45家,投入2000万元建成天津海河教育园区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形成了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

市区领导、专家教授带头讲思政课,


让“好声音”更响亮


//


市委书记李鸿忠先后深入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职业大学、第五十五中学等学校,带头讲思政课、随堂听思政课,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市委市政府领导、区委区政府领导以及市区两级内设部门领导每学期都要进校讲1次思政课、搞1次思政调研、解决1个实际问题,极大地促进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由社科专家、先进人物、英雄模范组建的思政理论“教授团”,每年巡讲200余场。


全市连续7年组织学生讲思政课活动,5000余名学生登上讲台。围绕学生关注热点,分学段开展思政疑难问题征集解答,发布优秀解答700余篇。


//

传统教育与新媒体技术有机结合,


让网红课更“圈粉”


//


我市开展思政课网络创新试点,建设天津市思政课智慧课堂管理系统,将VR、AR等新技术手段运用于学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建设推广“超级校园”思政APP平台,覆盖55万大学生,可随时将思政教育内容精准推送给每名学生。


在电视台设立“学习时间”思政课栏目,在广播电台设立“实践出真知”思政课栏目,在“抖音”等平台定期推送思政课短视频、微话题,打造具有天津特色的新时代融媒体思政慕课体系。


市教委主任荆洪阳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过去一年,我们开展主题教育,举办系列座谈会,围绕重大时间节点,开展爱国主义、传统文化、创新精神、志愿公益等学生教育活动2.6万余次,初步构建起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格局。


评论

© 赵晶 | Powered by LOFTER